常用电子元件扫盲篇??【单位pF】 39 P?? 43 P?? 47 P?? 51 P?? 56 P?? 62 P?? 68 P?? 75 P?? 82 P?? 91 P 100 P?? 120 P?? 150 P 180 P?? 200 P?? 220 P?? 240 P?? 270 P?? 300 P?? 330 P?? 360 P?? 390 P 470 P?? 560 P?? 620 P 680 P?? 750 P 【单位nF】 1.0?? 1.2 1.5 1.8 2.2 2.7 3.3 3.9 4.7 5.6 10 15 18 22 27 33 39 56 68 82 【单位uF】 0.1?? 0.15 0.22 0.33 0.47 1.0 (1.5) 2.2 常用电阻值 1?? 10?? 100?? 1.0 K?? 10 K?? 100 K?? 1.0 M 1.1?? 11?? 110?? 1.1 K?? 11 K?? 110 K?? 1.1 M 1.2?? 12?? 120?? 1.2 K?? 12 K?? 120 K?? 1.2 M 1.3?? 13?? 130?? 1.3 K?? 13 K?? 130 K?? 1.3 M 1.5?? 15?? 150?? 1.5 K?? 15 K?? 150 K?? 1.5 M 1.6?? 16?? 160?? 1.6 K?? 16 K?? 160 K?? 1.6 M 1.8?? 18?? 180?? 1.8 K?? 18 K?? 180 K?? 1.8 M 2?? 20?? 200?? 2.0 K?? 20 K?? 200 K?? 2.0 M 2.2?? 22?? 220?? 2.2 K?? 22 K?? 220 K?? 2.2 M 2.4?? 24?? 240?? 2.4 K?? 24 K?? 240 K?? 2.4 M 2.7?? 27?? 270?? 2.7 K?? 27 K?? 270 K?? 2.7 M 3?? 30?? 300?? 3.0 K?? 30 K?? 300 K?? 3.0 M 3.3?? 33?? 330?? 3.3 K?? 33 K?? 330 K?? 3.3 M 3.6?? 36?? 360?? 3.6 K?? 36 K?? 360 K?? 3.6 M 3.9?? 39?? 390?? 3.9 K?? 39 K?? 390 K?? 3.9 M 4.3?? 43?? 430?? 4.3 K?? 43 K?? 430 K?? 4.3 M 4.7?? 47?? 470?? 4.7 K?? 47 K?? 470 K?? 4.7 M 5.1?? 51?? 510?? 5.1 K?? 51 K?? 510 K?? 5.1 M 5.6?? 56?? 560?? 5.6 K?? 56 K?? 560 K?? 5.6 M 6.2?? 62?? 620?? 6.2 K?? 62 K?? 620 K?? 6.2 M 6.8?? 68?? 680?? 6.8 K?? 68 K?? 680 K?? 6.8 M 7.5?? 75?? 750?? 7.5 K?? 75 K?? 750 K?? 7.5 M 8.2?? 82?? 820?? 8.2 K?? 82 K?? 820 K?? 8.2 M 9.1?? 91?? 910?? 9.1 K?? 91 K?? 910 K?? 9.1 M 10 M?? 11 M?? 12 M?? 13 M?? 15 M?? 18 M?? 20 M 碳质电阻和一些1/8瓦碳膜电阻的阻值和误差用色环表示.在电阻上有三道或者四道色 环.靠近电阻端的是第一道色环,其余顺次是二、三、四道色环,如图1所示.第一道色 环表示阻值的最大一位数字,第二道色环表示第二位数字,第三道色环表示阻值未应该 有几个零.第四道色环表示阻值的误差.色环颜色所代表的数字或者意义见表1. 表1 色环颜色所代表的数字或意义 色 别 第一色环数字 第二色环数字 第三色环应乘的数 第四色环误差 棕?? 1?????? 1?????? 10 红?? 2?????? 2?????? 100 橙?? 3?????? 3?????? 1K 黄?? 4?????? 4?????? 10K 绿?? 5?????? 5?????? 100K 蓝?? 6?????? 6?????? 1M 紫?? 7?????? 7?????? 10M 灰?? 8?????? 8?????? 100M 白?? 9?????? 9 黑?? 0?????? 0?????? 1 金???????????????? 0.1?????? 5% 银???????????????? 0.01?????? 10% 无色?????????????????????? 20% 比如有一个碳质电阻,它有四道色环,顺序是红、紫、黄、银.这个电阻的阻值就是 270000欧,误差是±10%. 二极管篇 晶体二极管在电路中常用“D”加数字表示,如: D5表示编号为5的二极管. 1、作用:二极管的主要特性是单向导电性,也就是在正向电压的作用下, 导通电阻很小;而在反向电压作用下导通电阻极大或无穷大.正因为二极管 具有上述特性,电路中常把它用在整流、隔离、稳压、极性保护、 编码控制、调频调制和静噪等电路中. 晶体二极管按作用可分为:整流二极管(如1N4004)、隔离二极管(如 1N4148)、肖特基二极管(如BAT85)、发光二极管、稳压二极管等. 2、识别方法:二极管的识别很简单,小功率二极管的N极(负极),在二极管 外表大多采用一种色圈标出来,有些二极管也用二极管专用符号来表示P极 (正极)或N极(负极),也有采用符号标志为“P”、“N”来确定二极管极性的. 发光二极管的正负极可从引脚长短来识别,长脚为正,短脚为负. 3、测试注意事项:用数字式万用表去测二极管时,红表笔接二极管的正极, 黑表笔接二极管的负极,此时测得的阻值才是二极管的正向导通阻值, 这与指针式万用表的表笔接法刚好相反. 4、常用的1N4000系列二极管耐压比较如下: 型号 1N4001 1N4002 1N4003 1N4004 1N4005 1N4006 1N4007 耐压(V) 50 100 200 400 600 800 1000 电流(A) 均为1 稳压二极管篇 稳压二极管在电路中常用“ZD”加数字表示,如:ZD5表示编号为5的稳压管. 1、稳压二极管的稳压原理:稳压二极管的特点就是击穿后,其两端的电压基本 保持不变.这样,当把稳压管接入电路以后,若由于电源电压发生波动, 或其它原因造成电路中各点电压变动时,负载两端的电压将基本保持不变. 2、故障特点:稳压二极管的故障主要表现在开路、短路和稳压值不稳定. 在这3种故障中,前一种故障表现出电源电压升高;后2种故障表现为电源电压变低到 零伏或输出不稳定.常用稳压二极管的型号及稳压值如下表: 型 号1N4728 1N4729 1N4730 1N4732 1N4733 1N4734 1N4735 1N4744 1N4750 1N4751 稳压值 3.3V 3.6V?? 3.9V?? 4.7V?? 5.1V?? 5.6V?? 6.2V?? 15V?? 27V?? 30V 变容二极管篇 变容二极管是根据普通二极管内部 “PN结” 的结电容能随外加反向电压的变化 而变化这一原理专门设计出来的一种特殊二极管. 变容二极管在高频调制电路上,实现低频信号调制到高频信号上,并发射出去. 工作状态,变容二极管调制电压一般加到负极上,使变容二极管的内部结电容 容量随调制电压的变化而变化. 变容二极管发生故障,主要表现为漏电或性能变差: (1)发生漏电现象时,高频调制电路将不工作或调制性能变差. (2)变容性能变差时,高频调制电路的工作不稳定,使调制后的高频信号发送 到对方被对方接收后产生失真. 出现上述情况之一时,就应该更换同型号的变容二极管. 晶体三极管篇 晶体三极管在电路中常用“Q”加数字表示 1、特点:晶体三极管(简称三极管)是内部含有2个PN结,并且具有放大能力的 特殊器件.它分NPN型和PNP型两种类型,这两种类型的三极管从工作特性上可互相弥补, 所谓OTL amplifier(无输出功率放大器)电路中的对管就是由PNP型和NPN型配对使用. 常用的PNP型三极管有:A92、9015等型号;NPN型三极管有:A42、9014、9018、 9013、9012等型号. 2、晶体三极管主要用于放大电路中起放大作用,在常见电路中有三种接法.为了便于比 较,将晶体管三种接法电路所具有的特点列于下表,供大家参考. 名称?? 共发射极电路???? 共集电极电路(射极输出器) 共基极电路 输入阻抗 中(几百欧~几千欧) 大(几十千欧以上)???? 小(几欧~几十欧) 输出阻抗 中(几千欧~几十千欧)小(几欧~几十欧)?? 大(几十千欧~几百千欧) 电压放大倍数 大?????? 小(小于1并接近于1)?? 大 电流放大倍数 大(几十)?? 大(几十)?????? 小(小于1并接近于1) 功率放大倍数 大(约30~40分贝)小(约10分贝)???? 中(约15~20分贝) 频率特性 高频差?????? 好?????????? 好 应用 共发:多级放大器中间级,低频放大 共集: 输入级、输出级或作阻抗匹配用 共基: 高频或宽频带电路及恒流源电路 场效应晶体管放大器篇 1、场效应晶体管具有较高输入阻抗和低噪声等优点,因而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 中.尤其用场效管做整个电子设备的输入级,可以获得一般晶体管很难达到的性能. 2、场效应管分成结型和绝缘栅型两大类,其控制原理都是一样的. 3、场效应管与晶体管的比较 (1)场效应管是电压控制元件,而晶体管是电流控制元件.在只允许从信号源取较少 电流的情况下,应选用场效应管;而在信号电压较低,又允许从信号源取较多电 流的条件下,应选用晶体管. (2)场效应管是利用多数载流子导电,所以称之为单极型器件,而晶体管是即有多数载 流子,也利用少数载流子导电.被称之为双极型器件. (3)有些场效应管的源极和漏极可以互换使用,栅压也可正可负,灵活性比晶体管好. (4)场效应管能在很小电流和很低电压的条件下工作,而且它的制造工艺可以很方便地 把很多场效应管集成在一块硅片上,因此场效应管在大规模集成电路中得到了 广泛的应用. 常用稳压芯片篇 特别推荐给huangzz,纪念所有被LM7806烧坏的AT89S52们 线性稳压器件(输入输出电流相等,压降3V以上) 型号?? 稳压(V) 最大输出电流 可替代型号 79L05?? -5V?? 100mA?? 79L06?? -6V?? 100mA?? 79L08?? -8V?? 100mA LM7805 5V?? 1A?????? L7805,LM340T5 LM7806 6V?? 1A?????? L7806 LM7808 8V?? 1A?????? L7808 LM7809 9V?? 1A?????? L7809 LM7812 12V?? 1A?????? L7812,LM340T12 LM7815 15V?? 1A?????? L7815,LM340T15 LM7818 18V?? 1A?????? L7815 LM7824 24V?? 1A?????? L7824 LM7905 -5V?? 1A?????? L7905 LM7906 -6V?? 1A?????? L7906,KA7906 LM7908 -8V?? 1A?????? L7908 LM7909 -9V?? 1A?????? L7909 LM7912 -12V?? 1A?????? L7912 LM7915 -15V?? 1A?????? L7915 LM7918 -18V?? 1A?????? L7918 LM7924 -24V?? 1A?????? L7924 78L05?? 5V?? 100mA?? 78L06?? 6V?? 100mA?? 78L08?? 8V?? 100ma?? 78L09?? 9V?? 100ma?? 78L12?? 12V?? 100ma?? 78L15?? 15V?? 100ma?? 78L18?? 18V?? 100ma?? 78L24?? 24V?? 100ma?? 开关稳压器件(电压转换效率高) 型号???? 说明?????????????? 最大输出电流 LM1575T-3.3?? 3.3V简易开关电源稳压器?????? 1A LM1575T-5.0?? 5V简易开关电源稳压器???????? 1A?? LM1575T-12?? 12V简易开关电源稳压器?????? 1A?? LM1575T-15?? 15V简易开关电源稳压器?????? 1A?? LM1575T-ADJ?? 简易开关电源稳压器(可调1.23V~37V)?? 1A LM1575HVT-3.3 3.3V简易开关电源稳压器?????? 1A?? LM1575HVT-5.0 5V简易开关电源稳压器???????? 1A?? LM1575HVT-12 12V简易开关电源稳压器?????? 1A?? LM1575HVT-15 15V简易开关电源稳压器?????? 1A?? LM1575HVT-ADJ 简易开关电源稳压器(可调1.23V~37V)?? 1A LM2575T-3.3?? 3.3V简易开关电源稳压器?????? 1A?? LM2575T-5.0?? 5V简易开关电源稳压器???????? 1A?? LM2575T-12?? 12V简易开关电源稳压器?????? 1A?? LM2575T-15?? 15V简易开关电源稳压器?????? 1A?? LM2575T-ADJ?? 简易开关电源稳压器(可调1.23V~ 37V)?? 1A LM2575HVT-3.3 3.3V简易开关电源稳压器?????? 1A?? LM2575HVT-5.0 5V简易开关电源稳压器???????? 1A?? LM2575HVT-12 12V简易开关电源稳压器?????? 1A?? LM2575HVT-15 15V简易开关电源稳压器?????? 1A?? LM2575HVT-ADJ 简易开关电源稳压器(可调1.23V~37V)?? 1A?? LM2576T-3.3?? 3.3V简易开关电源稳压器?????? 3A?? LM2576T-5.0?? 5.0V简易开关电源稳压器?????? 3A?? LM2576T-12?? 12V简易开关电源稳压器?????? 3A?? LM2576T-15?? 15V简易开关电源稳压器?????? 3A?? LM2576T-ADJ?? 简易开关电源稳压器(可调1.23V~37V)?? 3A LM2576HVT-3.3 3.3V简易开关电源稳压器?????? 3A?? LM2576HVT-5.0 5.0V简易开关电源稳压器?????? 3A LM2576HVT-12 12V简易开关电源稳压器?????? 3A LM2576HVT-15 15V简易开关电源稳压器?????? 3A LM2576HVT-ADJ 简易开关电源稳压器(可调1.23V~37V)?? 3A?? 常用集成电路封装篇 有兴趣的可以对照一下我们手头上有的芯片 89C51?? DIP LM2575?? SIP 通常所说的贴片元件 SOP SSOP 工控机BIOS PLCC TI DSP QFP 1、DIP(dual in-line package) 双列直插式封装.插装型封装之一,引脚从封装两侧引出,封装材料有塑料 和陶瓷两种.DIP是最普及的插装型封装,应用范围包括标准逻辑IC , 存贮器 LSI,微机电路等.引脚中心距2.54mm,引脚数从6到64.封装宽度通常为15.2mm.有的 把宽度为7.52mm和10.16mm的封装分别称为skinny DIP和slim DIP(窄体型DIP). 但多数情况下并不加区分,只简单地统称为DIP.另外,用低熔点玻璃密封的陶瓷 DIP也称为cerdip. 2、SIP(single in-line package) 单列直插式封装.引脚从封装一个侧面引出,排列成一条直线.当装配到印刷基 板上时封装呈侧立状.引脚中心距通常为2.54mm,引脚数从2至23,多数为定制产 品.封装的形状各异.也有的把形状与SIP相同的封装称为SIP. 3、SOP(Small Out-Line package) 也叫SOIC,小外形封装.表面贴装型封装之一,引脚从封装两侧引出呈海鸥翼状 (L字形).材料有塑料和陶瓷两种.SOP除了用于存储器LSI外,也广泛用于规模 不太大的ASSP等电路.在输入输出端子不超过10~40的领域,SOP是普及最广的 表面贴装封装.引脚中心距1.27mm,引脚数从8~44.另外,引脚中心距小于 1.27mm的SOP也称为SSOP;装配高度不到1.27mm的SOP也称为TSOP.还有一种 带有散热片的SOP. 4、SOJ(Small Out-Line J-Leaded Package) J 形引脚小外型封装.表面贴装型封装之一.引脚从封装两侧引出向下呈J字形, 故此得名.通常为塑料制品,多数用于DRAM和SRAM等存储器LSI电路,但绝大部分 是DRAM.用SOJ封装的DRAM器件很多都装配在SIMM上.引脚中心距1.27mm ,引脚数从20至40. 5、PLCC(plastic leaded chip carrier) 带引线的塑料芯片载体.表面贴装型封装之一.引脚从封装的四个侧面引出,呈 丁字形,是塑料制品.美国德克萨斯仪器公司首先在64k位DRAM和256kDRAM中采 用,现在已经普及用于逻辑LSI、DLD(或可编程程逻辑器件)等电路.引脚中心距 1.27mm,引脚数从18到84. 6、QFP(quad flat package) 四侧引脚扁平封装.表面贴装型封装之一,引脚从四个侧面引出呈海鸥翼(L) 型.基材有陶瓷、金属和塑料三种.从数量上看,塑料封装占绝大部分.当没有特别 表示出材料时,多数情况为塑料QFP.塑料QFP是最普及的多引脚LSI封装. 不仅用于微处理器,门陈列等数字逻辑LSI电路,而且也用于VTR(磁带录象机) 信号处理、音响信号处理等模拟LSI电路.引脚中心距有1.0mm 、0.8mm 、0.65mm 、 0.5mm 、0.4mm 、0.3mm等多种规格.中心距规格中最多QFP的缺点是,当引脚中心 距小于0.65mm时,引脚容易弯曲.为了防止引脚变形,现已出现了几种改进的QFP品种 .如封装的四个角带有树指缓冲垫的BQFP;带树脂保护环覆盖引脚前端的GQFP; 在封装本体里设置测试凸点、放在防止引脚变形的专用夹具里就可进行测试的TPQFP. 在逻辑LSI方面,不少开发品和高可靠品都封装在多层陶瓷QFP里.引脚中心距 最小为0.4mm、引脚数最多为348的产品也已问世.此外,也有用玻璃密封的陶瓷 QFP. 7.BGA (Ball Grid Array) 球形触点陈列,表面贴装型封装之一.在印刷基板的背面按陈列方式制作出球形凸 点用以代替引脚,在印刷基板的正面装配LSI(大规模集成电路)后用模压树脂或 灌封方法进行密封.也称为凸点陈列载体(PAC).引脚可超过1000,是多引脚 LSI用的一种封装.封装本体也可做得比QFP(四侧引脚扁平封装)小.例如,引脚中 心距为1.5mm的360引脚BGA仅为31mm见方;而引脚中心距为0.5mm的304引脚QFP为 40mm见方.而且BGA不用担心QFP那样的引脚变形问题.BGA逐渐向微间距方向发展, 最新型封装有1.0mm、0.8mm和0.5mmPIN间距. 1?色码电感器的的检测 ?? 将万用表置于R×1挡,红、黑表笔各接色码电感器的任一引出端,此时指针应向右 摆动.根据测出的电阻值大小,可具体分下述三种情况进行鉴别: ?? A?被测色码电感器电阻值为零,其内部有短路性故障. B?被测色码电感器直流电阻值的大小与绕制电感器线圈所用的漆包线径、绕制圈数有直 接关系,只要能测出电阻值,则可认为被测色码电感器是正常的. ?? 2?中周变压器的检测 A?将万用表拨至R×1挡,按照中周变压器的各绕组引脚排列规律,逐一检查各绕组的通 断情况,进而判断其是否正常. B?检测绝缘性能 ?? 将万用表置于R×10k挡,做如下几种状态测试: ?? (1)初级绕组与次级绕组之间的电阻值; ?? (2)初级绕组与外壳之间的电阻值; ?? (3)次级绕组与外壳之间的电阻值. ?? 上述测试结果分出现三种情况: ?? (1)阻值为无穷大:正常; ?? (2)阻值为零:有短路性故障; ?? (3)阻值小于无穷大,但大于零:有漏电性故障. 3?电源变压器的检测 ?? A?通过观察变压器的外貌来检查其是否有明显异常现象.如线圈引线是否断裂,脱焊, 绝缘材料是否有烧焦痕迹,铁心紧固螺杆是否有松动,硅钢片有无锈蚀,绕组线圈是否 有外露等. B?绝缘性测试.用万用表R×10k挡分别测量铁心与初级,初级与各次级、铁心与各次级 、静电屏蔽层与衩次级、次级各绕组间的电阻值,万用表指针均应指在无穷大位置不动 .否则,说明变压器绝缘性能不良. C?线圈通断的检测.将万用表置于R×1挡,测试中,若某个绕组的电阻值为无穷大,则 说明此绕组有断路性故障. D?判别初、次级线圈.电源变压器初级引脚和次级引脚一般都是分别从两侧引出的,并 且初级绕组多标有220V字样,次级绕组则标出额定电压值,如15V、24V、35V等.再根据 这些标记进行识别. E?空载电流的检测. (a)?直接测量法.将次级所有绕组全部开路,把万用表置于交流电流挡(500mA,串入初 级绕组.当初级绕组的插头插入220V交流市电时,万用表所指示的便是空载电流值.此 值不应大于变压器满载电流的10%~20%.一般常见电子设备电源变压器的正常空载电 流应在100mA左右.如果超出太多,则说明变压器有短路性故障. (b)?间接测量法.在变压器的初级绕组中串联一个10?/5W的电阻,次级仍全部空载. 把万用表拨至交流电压挡.加电后,用两表笔测出电阻R两端的电压降U,然后用欧姆定 律算出空载电流I空,即I空=U/R. F?空载电压的检测.将电源变压器的初级接220V市电,用万用表交流电压接依次测出各 绕组的空载电压值(U21、U22、U23、U24)应符合要求值,允许误差范围一般为:高压绕 组≤±10%,低压绕组≤±5%,带中心抽头的两组对称绕组的电压差应≤±2%. G?一般小功率电源变压器允许温升为40℃~50℃,如果所用绝缘材料质量较好,允许温 升还可提高. H?检测判别各绕组的同名端.在使用电源变压器时,有时为了得到所需的次级电压,可 将两个或多个次级绕组串联起来使用.采用串联法使用电源变压器时,参加串联的各绕 组的同名端必须正确连接,不能搞错.否则,变压器不能正常工作. I.电源变压器短路性故障的综合检测判别.电源变压器发生短路性故障后的主要症状是 发热严重和次级绕组输出电压失常.通常,线圈内部匝间短路点越多,短路电流就越大 ,而变压器发热就越严重.检测判断电源变压器是否有短路性故障的简单方法是测量空 载电流(测试方法前面已经介绍).存在短路故障的变压器,其空载电流值将远大于满载 电流的10%.当短路严重时,变压器在空载加电后几十秒钟之内便会迅速发热,用手触 摸铁心会有烫手的感觉.此时不用测量空载电流便可断定变压器有短路点存在. 二,三极管的检测方法与经验及测判三极管的口诀 1、二极管的检测方法与经验 ?? 1?检测小功率晶体二极管 ?? A?判别正、负电极 ?? (a)?观察外壳上的的符号标记.通常在二极管的外壳上标有二极管的符号,带有 三角形箭头的一端为正极,另一端是负极. ?? (b)?观察外壳上的色点.在点接触二极管的外壳上,通常标有极性色点(白色或红 色).一般标有色点的一端即为正极.还有的二极管上标有色环,带色环的一端则为负极 . ?? (c)以阻值较小的一次测量为准,黑表笔所接的一端为正极,红表笔所接的一端则 为负极. ?? B?检测最高工作频率fM.晶体二极管工作频率,除了可从有关特性表中查阅出外 ,实用中常常用眼睛观察二极管内部的触丝来加以区分,如点接触型二极管属于高频管 ,面接触型二极管多为低频管.另外,也可以用万用表R×1k挡进行测试,一般正向电阻 小于1k?的多为高频管. ?? C?检测最高反向击穿电压VRM.对于交流电来说,因为不断变化,因此最高反向工 作电压也就是二极管承受的交流峰值电压.需要指出的是,最高反向工作电压并不是二 极管的击穿电压.一般情况下,二极管的击穿电压要比最高反向工作电压高得多(约高一 倍). ?? 2?检测玻封硅高速开关二极管 ?? 检测硅高速开关二极管的方法与检测普通二极管的方法相同.不同的是,这种管子 的正向电阻较大.用R×1k电阻挡测量,一般正向电阻值为5k?~10k?,反向电阻值为 无穷大. ?? 3?检测快恢复、超快恢复二极管 ?? 用万用表检测快恢复、超快恢复二极管的方法基本与检测塑封硅整流二极管的方法 相同.即先用R×1k挡检测一下其单向导电性,一般正向电阻为4?5k?左右,反向电阻 为无穷大;再用R×1挡复测一次,一般正向电阻为几?,反向电阻仍为无穷大. ?? 4?检测双向触发二极管 ?? A?将万用表置于R×1k挡,测双向触发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值都应为无穷大.若 交换表笔进行测量,万用表指针向右摆动,说明被测管有漏电性故障. ?? 将万用表置于相应的直流电压挡.测试电压由兆欧表提供.测试时,摇动兆欧表, 万用表所指示的电压值即为被测管子的VBO值.然后调换被测管子的两个引脚,用同样的 方法测出VBR值.最后将VBO与VBR进行比较,两者的绝对值之差越小,说明被测双向触发 二极管的对称性越好. ?? 5?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TVS)的检测 ?? A?用万用表R×1k挡测量管子的好坏 ?? 对于单极型的TVS,按照测量普通二极管的方法,可测出其正、反向电阻,一般正 向电阻为4kΩ左右,反向电阻为无穷大. ?? 对于双向极型的TVS,任意调换红、黑表笔测量其两引脚间的电阻值均应为无穷大 ,否则,说明管子性能不良或已经损坏. ?? 6?高频变阻二极管的检测 ?? A?识别正、负极 ?? 高频变阻二极管与普通二极管在外观上的区别是其色标颜色不同,普通二极管的色 标颜色一般为黑色,而高频变阻二极管的色标颜色则为浅色.其极性规律与普通二极管 相似,即带绿色环的一端为负极,不带绿色环的一端为正极. ?? B?测量正、反向电阻来判断其好坏 ?? 具体方法与测量普通二极管正、反向电阻的方法相同,当使用500型万用表R×1k挡 测量时,正常的高频变阻二极管的正向电阻为5k?~5?5k?,反向电阻为无穷大. ?? 7?变容二极管的检测 ?? 将万用表置于R×10k挡,无论红、黑表笔怎样对调测量,变容二极管的两引脚间的 电阻值均应为无穷大.如果在测量中,发现万用表指针向右有轻微摆动或阻值为零,说 明被测变容二极管有漏电故障或已经击穿损坏.对于变容二极管容量消失或内部的开路 性故障,用万用表是无法检测判别的.必要时,可用替换法进行检查判断. ?? 8?单色发光二极管的检测 ?? 在万用表外部附接一节1?5V干电池,将万用表置R×10或R×100挡.这种接法就相 当于给万用表串接上了1?5V电压,使检测电压增加至3V(发光二极管的开启电压为2V). 检测时,用万用表两表笔轮换接触发光二极管的两管脚.若管子性能良好,必定有一次 能正常发光,此时,黑表笔所接的为正极,红表笔所接的为负极. ?? 9?红外发光二极管的检测 ?? A?判别红外发光二极管的正、负电极.红外发光二极管有两个引脚,通常长引脚 为正极,短引脚为负极.因红外发光二极管呈透明状,所以管壳内的电极清晰可见,内 部电极较宽较大的一个为负极,而较窄且小的一个为正极. ?? B?将万用表置于R×1k挡,测量红外发光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通常,正向电阻 应在30k?左右,反向电阻要在500k?以上,这样的管子才可正常使用.要求反向电阻越 大越好. ?? 10?红外接收二极管的检测 ?? A?识别管脚极性 ?? (a)?从外观上识别.常见的红外接收二极管外观颜色呈黑色.识别引脚时,面对 受光窗口,从左至右,分别为正极和负极.另外,在红外接收二极管的管体顶端有一个 小斜切平面,通常带有此斜切平面一端的引脚为负极,另一端为正极. ?? (b)?将万用表置于R×1k挡,用来判别普通二极管正、负电极的方法进行检查,即 交换红、黑表笔两次测量管子两引脚间的电阻值,正常时,所得阻值应为一大一小.以 阻值较小的一次为准,红表笔所接的管脚为负极,黑表笔所接的管脚为正极. ?? B?检测性能好坏.用万用表电阻挡测量红外接收二极管正、反向电阻,根据正、 反向电阻值的大小,即可初步判定红外接收二极管的好坏. ?? 11?激光二极管的检测 ?? A?将万用表置于R×1k挡,按照检测普通二极管正、反向电阻的方法,即可将激光 二极管的管脚排列顺序确定.但检测时要注意,由于激光二极管的正向压降比普通二极 管要大,所以检测正向电阻时,万用表指针仅略微向右偏转而已,而反向电阻则为无穷 大. 2、三极管的检测方法与经验 ?? 1?中、小功率三极管的检测 ?? A?已知型号和管脚排列的三极管,可按下述方法来判断其性能好坏 ?? (a)?测量极间电阻.将万用表置于R×100或R×1k挡,按照红、黑表笔的六种不同 接法进行测试.其中,发射结和集电结的正向电阻值比较低,其他四种接法测得的电阻 值都很高,约为几百千欧至无穷大.但不管是低阻还是高阻,硅材料三极管的极间电阻 要比锗材料三极管的极间电阻大得多. ?? (b)?三极管的穿透电流ICEO的数值近似等于管子的倍数β和集电结的反向电流ICB O的乘积.ICBO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增长很快,ICBO的增加必然造成ICEO的增大.而IC EO的增大将直接影响管子工作的稳定性,所以在使用中应尽量选用ICEO小的管子. ?? 通过用万用表电阻直接测量三极管e-c极之间的电阻方法,可间接估计ICEO的大小 ,具体方法如下: ?? 万用表电阻的量程一般选用R×100或R×1k挡,对于PNP管,黑表管接e极,红表笔 接c极,对于NPN型三极管,黑表笔接c极,红表笔接e极.要求测得的电阻越大越好.e- c间的阻值越大,说明管子的ICEO越小;反之,所测阻值越小,说明被测管的ICEO越大. 一般说来,中、小功率硅管、锗材料低频管,其阻值应分别在几百千欧、几十千欧及十 几千欧以上,如果阻值很小或测试时万用表指针来回晃动,则表明ICEO很大,管子的性 能不稳定. ?? (c)?测量放大能力(β).目前有些型号的万用表具有测量三极管hFE的刻度线及其 测试插座,可以很方便地测量三极管的放大倍数.先将万用表功能开关拨至?挡,量程 开关拨到ADJ位置,把红、黑表笔短接,调整调零旋钮,使万用表指针指示为零,然后将 量程开关拨到hFE位置,并使两短接的表笔分开,把被测三极管插入测试插座,即可从hF E刻度线上读出管子的放大倍数. ?? 另外:有此型号的中、小功率三极管,生产厂家直接在其管壳顶部标示出不同色点 来表明管子的放大倍数β值,其颜色和β值的对应关系如表所示,但要注意,各厂家所 用色标并不一定完全相同. ?? B?检测判别电极 ?? (a)?判定基极.用万用表R×100或R×1k挡测量三极管三个电极中每两个极之间的 正、反向电阻值.当用第一根表笔接某一电极,而第二表笔先后接触另外两个电极均测 得低阻值时,则第一根表笔所接的那个电极即为基极b.这时,要注意万用表表笔的极性 ,如果红表笔接的是基极b.黑表笔分别接在其他两极时,测得的阻值都较小,则可判定 被测三极管为PNP型管;如果黑表笔接的是基极b,红表笔分别接触其他两极时,测得的 阻值较小,则被测三极管为NPN型管. ?? (b)?判定集电极c和发射极e.(以PNP为例)将万用表置于R×100或R×1k挡,红表 笔基极b,用黑表笔分别接触另外两个管脚时,所测得的两个电阻值会是一个大一些,一 个小一些.在阻值小的一次测量中,黑表笔所接管脚为集电极;在阻值较大的一次测量 中,黑表笔所接管脚为发射极. ?? C?判别高频管与低频管 ?? 高频管的截止频率大于3MHz,而低频管的截止频率则小于3MHz,一般情况下,二者 是不能互换的. ?? D?在路电压检测判断法 ?? 在实际应用中、小功率三极管多直接焊接在印刷电路板上,由于元件的安装密度大 ,拆卸比较麻烦,所以在检测时常常通过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挡,去测量被测三极管各引 脚的电压值,来推断其工作是否正常,进而判断其好坏. ?? 2?大功率晶体三极管的检测 ?? 利用万用表检测中、小功率三极管的极性、管型及性能的各种方法,对检测大功率 三极管来说基本上适用.但是,由于大功率三极管的工作电流比较大,因而其PN结的面 积也较大.PN结较大,其反向饱和电流也必然增大.所以,若像测量中、小功率三极管 极间电阻那样,使用万用表的R×1k挡测量,必然测得的电阻值很小,好像极间短路一样 ,所以通常使用R×10或R×1挡检测大功率三极管. ?? 3?普通达林顿管的检测 ?? 用万用表对普通达林顿管的检测包括识别电极、区分PNP和NPN类型、估测放大能力 等项内容.因为达林顿管的E-B极之间包含多个发射结,所以应该使用万用表能提供较 高电压的R×10k挡进行测量. ?? 4?大功率达林顿管的检测 ?? 检测大功率达林顿管的方法与检测普通达林顿管基本相同.但由于大功率达林顿管 内部设置了V3、R1、R2等保护和泄放漏电流元件,所以在检测量应将这些元件对测量数 据的影响加以区分,以免造成误判.具体可按下述几个步骤进行: ?? A?用万用表R×10k挡测量B、C之间PN结电阻值,应明显测出具有单向导电性能. 正、反向电阻值应有较大差异. ?? B?在大功率达林顿管B-E之间有两个PN结,并且接有电阻R1和R2.用万用表电阻 挡检测时,当正向测量时,测到的阻值是B-E结正向电阻与R1、R2阻值并联的结果;当 反向测量时,发射结截止,测出的则是(R1+R2)电阻之和,大约为几百欧,且阻值固定 ,不随电阻挡位的变换而改变.但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大功率达林顿管在R1、R2、上还 并有二极管,此时所测得的则不是(R1+R2)之和,而是(R1+R2)与两只二极管正向电阻 之和的并联电阻值. ?? 5?带阻尼行输出三极管的检测 ?? 将万用表置于R×1挡,通过单独测量带阻尼行输出三极管各电极之间的电阻值,即 可判断其是否正常.具体测试原理,方法及步骤如下: ?? A?将红表笔接E,黑表笔接B,此时相当于测量大功率管B-E结的等效二极管与保 护电阻R并联后的阻值,由于等效二极管的正向电阻较小,而保护电阻R的阻值一般也仅 有20?~50?,所以,二者并联后的阻值也较小;反之,将表笔对调,即红表笔接B,黑 表笔接E,则测得的是大功率管B-E结等效二极管的反向电阻值与保护电阻R的并联阻值 ,由于等效二极管反向电阻值较大,所以,此时测得的阻值即是保护电阻R的值,此值仍 然较小. ?? B?将红表笔接C,黑表笔接B,此时相当于测量管内大功率管B-C结等效二极管的 正向电阻,一般测得的阻值也较小;将红、黑表笔对调,即将红表笔接B,黑表笔接C, 则相当于测量管内大功率管B-C结等效二极管的反向电阻,测得的阻值通常为无穷大. ?? C?将红表笔接E,黑表笔接C,相当于测量管内阻尼二极管的反向电阻,测得的阻 值一般都较大,约300?~∞;将红、黑表笔对调,即红表笔接C,黑表笔接E,则相当于 测量管内阻尼二极管的正向电阻,测得的阻值一般都较小,约几?至几十?. 功率放大管真假辨别 ?? 功率放大管是音频功率放大器中的关键器件,现将正品与假品作一番比较. ?? 1.从印刷的字体来看:正品字体匀称清秀,字迹不易被擦拭掉,而假品的字体如 同写上那样,用手指甲轻轻刮拭便会使字迹颜色变浅、甚至掉漆看不清. ?? 2.从封装按压的烙印来看:在靠近管子上部坚固螺孔旁的两边分别印有英文字母 和数字,下部靠近管脚的中间则印有不同厂家或国家的封装的字样,如SK(三肯)、 PHILIPPINES(菲律宾)、MALAYSIA(马来西亚)等.而假品则并 无印字,或是上面两点的印字臃肿难看,而下面一点由于字位多干脆不印.当然也有一 部分合资管此处无印字,但其他方面都与原装管并无明显的差别. ?? 3.从功放管的封装及加工工艺来看:正品自身所带的散热片与封装塑料粘合处界 线清晰、边角平整,而假品的粘合处界线弯曲不清甚至有缝隙(现市场最易见的假品有 小东芝管A1491/C5198、D817/D1047),表面则如拉丝处理过那 样有粗糙感(这是假品最易露馅的地方).某些型号的进口管其散热片表面作过磨砂工 艺处理(如MATALOLA的MJL1302A/MJL3281A),而假品及个 别的合资管则没有这一工序. ?? 4.从测量的结果来看:用指针式万用表R×10k挡测管子的c、e极间正反向 电阻时,正品的指针都在∞处不动或摆动的角度非常小,而假品的c、e极正向电阻( NPN正向为Rce、PNP正向为Rec)摆动角度则要大得多,即电阻值较小(这 表明管子的穿透电流较大);而用数字万用表测管子的放大倍数β时,正品(特别是进 口管)的一致性非常好,而假品的一致性普遍较差. ?? 5.假品装机使用时的表现:由于管子的耐压普遍偏低,所以极易造成管子在开机 时烧毁;或发热比正品严重,此时管子的c、e极电阻已比未装机时小得多,而β的偏 差则更大,正品则无这种现象. ???????? ????????测判三极管的口诀 三极管的管型及管脚的判别是电子技术初学者的一项基本功,为了帮助读者迅速掌握测 判方法,笔者总结出四句口诀:“三颠倒,找基极;PN结,定管型;顺箭头,偏转大; 测不准,动嘴巴.”下面让我们逐句进行解释吧. ??一、 三颠倒,找基极 ??大家知道,三极管是含有两个PN结的半导体器件.根据两个PN结连接方式不同,可 以分为NPN型和PNP型两种不同导电类型的三极管,图1是它们的电路符号和等效电路. ??测试三极管要使用万用电表的欧姆挡,并选择R×100或R×1k挡位.图2绘出了万用 电表欧姆挡的等效电路.由图可见,红表笔所连接的是表内电池的负极,黑表笔则连接 着表内电池的正极. ?? 假定我们并不知道被测三极管是NPN型还是PNP型,也分不清各管脚是什么电极.测 试的第一步是判断哪个管脚是基极.这时,我们任取两个电极(如这两个电极为1、2), 用万用电表两支表笔颠倒测量它的正、反向电阻,观察表针的偏转角度;接着,再取1、 3两个电极和2、3两个电极,分别颠倒测量它们的正、反向电阻,观察表针的偏转角度. 在这三次颠倒测量中,必然有两次测量结果相近:即颠倒测量中表针一次偏转大,一次 偏转小;剩下一次必然是颠倒测量前后指针偏转角度都很小,这一次未测的那只管脚就 是我们要寻找的基极(参看图1、图2不难理解它的道理). ??二、 PN结,定管型 ??找出三极管的基极后,我们就可以根据基极与另外两个电极之间PN结的方向来确定 管子的导电类型(图1).将万用表的黑表笔接触基极,红表笔接触另外两个电极中的任一 电极,若表头指针偏转角度很大,则说明被测三极管为NPN型管;若表头指针偏转角度很 小,则被测管即为PNP型. ??三、 顺箭头,偏转大 ??找出了基极b,另外两个电极哪个是集电极c,哪个是发射极e呢?这时我们可以用测 穿透电流ICEO的方法确定集电极c和发射极e. ?? (1) 对于NPN型三极管,穿透电流的测量电路如图3所示.根据这个原理,用万用电 表的黑、红表笔颠倒测量两极间的正、反向电阻Rce和Rec,虽然两次测量中万用表指针 偏转角度都很小,但仔细观察,总会有一次偏转角度稍大,此时电流的流向一定是:黑 表笔→c极→b极→e极→红表笔,电流流向正好与三极管符号中的箭头方向一致(“顺箭 头”),所以此时黑表笔所接的一定是集电极c,红表笔所接的一定是发射极e. ?? (2) 对于PNP型的三极管,道理也类似于NPN型,其电流流向一定是:黑表笔→e极 →b极→c极→红表笔,其电流流向也与三极管符号中的箭头方向一致,所以此时黑表笔 所接的一定是发射极e,红表笔所接的一定是集电极c(参看图1、图3可知). ??四、 测不出,动嘴巴 ??若在“顺箭头,偏转大”的测量过程中,若由于颠倒前后的两次测量指针偏转均太 小难以区分时,就要“动嘴巴”了.具体方法是:在“顺箭头,偏转大”的两次测量中 ,用两只手分别捏住两表笔与管脚的结合部,用嘴巴含住(或用舌头抵住)基电极b,仍用 “顺箭头,偏转大”的判别方法即可区分开集电极c与发射极e.其中人体起到直流偏置 电阻的作用,目的是使效果更加明显. 二,三极管的检测方法与经验及测判三极管的口诀 1、二极管的检测方法与经验 ?? 1?检测小功率晶体二极管 ?? A?判别正、负电极 ?? (a)?观察外壳上的的符号标记.通常在二极管的外壳上标有二极管的符号,带有 三角形箭头的一端为正极,另一端是负极. ?? (b)?观察外壳上的色点.在点接触二极管的外壳上,通常标有极性色点(白色或红 色).一般标有色点的一端即为正极.还有的二极管上标有色环,带色环的一端则为负极 . ?? (c)以阻值较小的一次测量为准,黑表笔所接的一端为正极,红表笔所接的一端则 为负极. ?? B?检测最高工作频率fM.晶体二极管工作频率,除了可从有关特性表中查阅出外 ,实用中常常用眼睛观察二极管内部的触丝来加以区分,如点接触型二极管属于高频管 ,面接触型二极管多为低频管.另外,也可以用万用表R×1k挡进行测试,一般正向电阻 小于1k?的多为高频管. ?? C?检测最高反向击穿电压VRM.对于交流电来说,因为不断变化,因此最高反向工 作电压也就是二极管承受的交流峰值电压.需要指出的是,最高反向工作电压并不是二 极管的击穿电压.一般情况下,二极管的击穿电压要比最高反向工作电压高得多(约高一 倍). ?? 2?检测玻封硅高速开关二极管 ?? 检测硅高速开关二极管的方法与检测普通二极管的方法相同.不同的是,这种管子 的正向电阻较大.用R×1k电阻挡测量,一般正向电阻值为5k?~10k?,反向电阻值为 无穷大. ?? 3?检测快恢复、超快恢复二极管 ?? 用万用表检测快恢复、超快恢复二极管的方法基本与检测塑封硅整流二极管的方法 相同.即先用R×1k挡检测一下其单向导电性,一般正向电阻为4?5k?左右,反向电阻 为无穷大;再用R×1挡复测一次,一般正向电阻为几?,反向电阻仍为无穷大. ?? 4?检测双向触发二极管 ?? A?将万用表置于R×1k挡,测双向触发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值都应为无穷大.若 交换表笔进行测量,万用表指针向右摆动,说明被测管有漏电性故障. ?? 将万用表置于相应的直流电压挡.测试电压由兆欧表提供.测试时,摇动兆欧表, 万用表所指示的电压值即为被测管子的VBO值.然后调换被测管子的两个引脚,用同样的 方法测出VBR值.最后将VBO与VBR进行比较,两者的绝对值之差越小,说明被测双向触发 二极管的对称性越好. ?? 5?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TVS)的检测 ?? A?用万用表R×1k挡测量管子的好坏 ?? 对于单极型的TVS,按照测量普通二极管的方法,可测出其正、反向电阻,一般正 向电阻为4kΩ左右,反向电阻为无穷大. ?? 对于双向极型的TVS,任意调换红、黑表笔测量其两引脚间的电阻值均应为无穷大 ,否则,说明管子性能不良或已经损坏. ?? 6?高频变阻二极管的检测 ?? A?识别正、负极 ?? 高频变阻二极管与普通二极管在外观上的区别是其色标颜色不同,普通二极管的色 标颜色一般为黑色,而高频变阻二极管的色标颜色则为浅色.其极性规律与普通二极管 相似,即带绿色环的一端为负极,不带绿色环的一端为正极. ?? B?测量正、反向电阻来判断其好坏 ?? 具体方法与测量普通二极管正、反向电阻的方法相同,当使用500型万用表R×1k挡 测量时,正常的高频变阻二极管的正向电阻为5k?~5?5k?,反向电阻为无穷大. ?? 7?变容二极管的检测 ?? 将万用表置于R×10k挡,无论红、黑表笔怎样对调测量,变容二极管的两引脚间的 电阻值均应为无穷大.如果在测量中,发现万用表指针向右有轻微摆动或阻值为零,说 明被测变容二极管有漏电故障或已经击穿损坏.对于变容二极管容量消失或内部的开路 性故障,用万用表是无法检测判别的.必要时,可用替换法进行检查判断. ?? 8?单色发光二极管的检测 ?? 在万用表外部附接一节1?5V干电池,将万用表置R×10或R×100挡.这种接法就相 当于给万用表串接上了1?5V电压,使检测电压增加至3V(发光二极管的开启电压为2V). 检测时,用万用表两表笔轮换接触发光二极管的两管脚.若管子性能良好,必定有一次 能正常发光,此时,黑表笔所接的为正极,红表笔所接的为负极. ?? 9?红外发光二极管的检测 ?? A?判别红外发光二极管的正、负电极.红外发光二极管有两个引脚,通常长引脚 为正极,短引脚为负极.因红外发光二极管呈透明状,所以管壳内的电极清晰可见,内 部电极较宽较大的一个为负极,而较窄且小的一个为正极. ?? B?将万用表置于R×1k挡,测量红外发光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通常,正向电阻 应在30k?左右,反向电阻要在500k?以上,这样的管子才可正常使用.要求反向电阻越 大越好. ?? 10?红外接收二极管的检测 ?? A?识别管脚极性 ?? (a)?从外观上识别.常见的红外接收二极管外观颜色呈黑色.识别引脚时,面对 受光窗口,从左至右,分别为正极和负极.另外,在红外接收二极管的管体顶端有一个 小斜切平面,通常带有此斜切平面一端的引脚为负极,另一端为正极. ?? (b)?将万用表置于R×1k挡,用来判别普通二极管正、负电极的方法进行检查,即 交换红、黑表笔两次测量管子两引脚间的电阻值,正常时,所得阻值应为一大一小.以 阻值较小的一次为准,红表笔所接的管脚为负极,黑表笔所接的管脚为正极. ?
2、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3、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4、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实用案例之85999forever听取蛙声一片(荷蛙微动画).pptx
第一单元 混合运算与数量关系(一) 单元教学课件 2025新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pptx
1.1身边的过程与控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电子工业版.docx
原创力文档创建于2008年,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分享给其他用户(可下载、阅读),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所有。原创力文档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发链接和相关诉求至 电线) ,上传者